VR+教育会有多大的市场潜力?

2022-04-21


教育网络化、智慧化是未来教育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意见》强调教育新基建的建设,以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及融合创新;明确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等教育新基建的六个重点方向。




2022年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场2022“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会上提出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上实现突破,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




在第四场2022“新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上,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情况中指出:“严把资源质量: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场景,丰富资源呈现形式,助力提高资源使用实效性。”





22年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呈多点式复发,大部分地区学校转变为线上授课。为有效支撑“双减”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3月28日正式上线。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进智慧教育建设,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教育行业获得从政策到资金再到项目的全方位支持,为构建网络化、个性化、数字化的教育体系创造有利条件。




后疫情时代、5GVR技术背景下,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并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各地学校办学资金得到保障,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有越来越多高新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中




VR作为发展智慧教育的重要技术手段,多次在重要文件中被提及。在工业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实验性、演示性课程中的应用,构建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教育教学环境,发展虚拟备课、虚拟授课、虚拟考试等教育教学新方法,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推动教、学模式转型。




打造虚拟实训基地,持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专业技能训练水平,满足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需求。促进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开发,实现规模化示范应用,推动科普、培训、教学、科研的融合发展。”




VR技术赋能教育行业,助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智能化水平……5G具有大带宽、超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5G大带宽有利于提升VR全景视频的分辨率和码率,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5G低延时一定程度上降低VR用户的眩晕感,提升体验感。5G助力下,VR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扩展。




VR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价值


1.VR技术使课程内容更加可视化、形象化


VR技术可有效地将抽象实物,真实的“描绘”出来。使得学生如身临其境,沉浸式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于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提升学习效率。VR沉浸感、交互性可提升学生参与感和专注度




VR教学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能够“身临其境”,获得多感官体验。VR采用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将不好理解、不容易看到的画面,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物体外观,还可以“进入”物体内部探究。


2.VR教学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们反映说在教学中,VR可突破时间、空间局限性,加强学生的主体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思考的能力,符合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模式上的要求。




在实际VR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探究实操的模式也深受学生喜爱。


3.VR可降低教育成本,有效规避实验风险


VR实验教学,可以降低部分实验成本。在教育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稀缺资源,如医疗专业的人体资源、化学仪器等。VR教学则可以将不可逆的问题及资源器材损耗进行反复使用,并且可以在VR教学中进行多次操作及进行数据分析




VR实验还可避免实验操作的安全风险。如化学实验中涉及具有腐蚀性、有毒、易爆炸的液体或固体,在VR实验中操作可避免实验中的风险。




VR在教育行业的具体应用


VR技术在教育行业中,适用于K12教育、实验中心、高校、职校、技校、研究院、培训机构、文化馆等教育场景。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应用形式:


1.VR教学

VR教育不仅改变教材载体与教学方式,更能促使教育由传统的“被动说服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场景教学方式中,教师以书写或讲述等方式单方面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内容。学习方式枯燥单一,需要学生持有高度的自律性及学习积极性。




利用VR全景技术/VR设备与传统各学科知识内容相结合。通过360度全景、VR场景重构等交互性强、沉浸式的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主动探究式学习。




视觉、听觉和行为等多重交互下“进入”场景化学习氛围,可增强学生兴趣度、想象力。一些复杂难懂的学科知识/具象学科内容,可借助VR全景技术演变成全景直播、视频或者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




语文学科,通过VR全景视频图片,生动展现课本上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内容。学生们带上VR眼镜沉浸式进入360度“故事情景”,“穿越”回古代,点击弹出辅助性VR课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古文语义语境。




地理学科,实景体验与交互体验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形式。VR内容模拟VR全景可直观地展示各处地理景观的概貌特征,如景色风光、植被覆盖、气候土壤等,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真实“立体”的地理风光。




在K12阶段的科学普及课和实验课,如化学、物理等学科。VR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场地的限制,节约实验成本,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为实验教学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需求与保障。


2.VR远程全景直播


疫情之下,线下实体教学停滞。但“停学不停课”,因此衍生各种远程教学模式。但现阶段,在线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平面网页的课堂呈现模式较为单一,空间的阻隔感使得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互动性、学习效率下降




VR全景技术赋能线上远程教育。借助高清VR全景相机摄像头采集拍摄、5G网络高速传输,一键式搭建5GVR远程全景直播。高清360度全景式远程授课,可增强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全景相机性能的提升与5G的普及应用,VR远程教育体验感得到优化升级。泰科易360Anywhere全景相机拥有8K超高清画质,实时机内拼接。性能稳定强悍,满足长时间运行,与5GVR远程教育方案具有极高的适配性。




VR全景直播、全景影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更加真实的课堂学习氛围。重塑教学内容展现形式,构建沉浸式课堂。借助VR远程教学、VR全景课件等内容,使学生在疫情期间增添学习真实感,学习效率不亚于在线下课堂。



VR远程教学教材(VR直播回放/视频)能够实现开放共享,使得教育资源突破地域限制,提升教育公平性


3.VR职业教育培训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职业教育进入了提质培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据数据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


在如此庞大的职业教育市场中,职业教育改革规范、教学质量水平等等问题不容忽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将继续改善职业教育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VR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通过VR技术搭建虚拟实验室,可缓解职业院校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VR影像/VR仿真虚拟平台足不出户完成实验、训练,获得真实的操作体验。




VR+全景技术可模拟真实环境,为职业院校中具有高成本、危险性的课程,打造虚拟现实实训课程。


在护理院校的急救培训课程中,通过VR技术可以生成难以搭建的模拟急救场景。学生佩戴VR设备体验学习,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VR技术能让学生在虚拟人体上进行实践操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记忆,降低教学成本。




在VR安全实训课程中。学生来到事故现场,体验工地吊运发生整个过程与细节,印象更加深刻。事故模拟发生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保障职业安全的原因及方式方法,引以为鉴。




在2017年至2022年间,教育部发布20多份政策文件涉及虚拟现实,积极地响应VR产业发展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VR技术将在教育信息化中得到进一步应用,VR教育市场潜力巨大。